搜尋此網誌

2015年6月15日 星期一

《誰領國史出生天》梁一鳴--尤請注意四.【改弦易轍 方有出路】香港的問題是──未去殖!!殖民地思想及陷阱殘存!!

重份量文章,全面陳述香港中史科的問題。
尤請注意四.【改弦易轍 方有出路】
香港的問題是──未去殖!!殖民地思想及陷阱殘存!!
────────────────
《誰領國史出生天》   梁一鳴
信報財經新聞 A17  |   時事評論  |  2015-06-13

2000年教育局推行教育與課程改革,特別是新高中課程實施以來,中國歷史科教育受到衝擊,出現高中中國歷史科考生數目嚴重萎縮、學科式微、救亡無望的嚴峻局面。

一.【國史教育 陷死胡同】
初中階段的中國歷史科(下稱「初中中史」)本應是華人學生整全地、系統地學習本國歷史的唯一黃金機會,亦是國民教育的重要根基,但在所謂校本課程發展、課程綜合統整的影響下,加上本科設計的嚴重缺失,教與學深受影響,衍生了兩大問題,且日趨惡化,因而受到業界的深切關注,同聲呼籲教育當局正視問題,及早撥亂反正。
當前的初中中史教學問題,表徵有二。
其一是課程的虛有化。按照教育局2001年的課程文件,初中中史有課時指定,學校必須實施,故此名義上具有「必修」與「獨立」學科的性質,但現實卻非如此。據教育局發表的統計數字,201314年只有73%學校開設初中中史科;201415年回升至88%,其中17%是以綜合人民學科形式施教,更有只在初中其中一年或兩年開設本科的學校。即是說,初中中史的獨立性、必修性大打折扣,可以為學校隨意刪減,教育局迴避問題,只求交代表面的統計數字,解說中史科仍然存在於學校課程中。
其二是課程的完整性受到破壞。雖然教育局從未披露初中中史教學的具體情況,但眾所周知的事實是,由於課程冗長、課時不足,大部分學校不能完成教授所有內容。教育工作者聯會2014年的調查顯示,94%學校沒有教授課程乙部的文化史,45%不教1945年後的歷史。據筆者觀察,不教1945年後歷史的情況極為普遍。
此外,初中中史課堂往往是教師追趕課時,運用現代資訊科技進行的高效能資料填塞,學生囫圇吞棗,對中國歷史興趣低落。初中中史教學並未能達到課程的宗旨,令學生對本國歷史的發展有完整的認識,遑論產生民族認同感和歸屬感。

二.【藥石錯投 徒添混亂】
面對社會人士大聲疾呼挽救國史教學,教育局成立專責小組,經過一年研究和諮詢,最近提出一個名為「今古並重」、「今古平衡」的短期方案,建議把中一至中二上學期的課時,用於教授4000多年的古代歷史,而在中二下學期及中三學年教授400多年的近、現代史,並要求學校取消甲、乙部課程的分野,希望學校在9月新學年落實。
然而,教育局對學校如何落實「今古並重」、「詳近略遠」的調整,除了提出各歷史時段課節調整的參考數字,並無對增刪內容的標準作出具體指引。這種表面尊重教師自決、校本課程發展的態度和手段,實質是放棄對初中中史課程的專業領導,而藥石錯投,只會增添混亂。原因有五。其一,以初中階段一半課時(75節)教授4000多年的古代史,另一半教授400多年的近代、現代史,是「古今失衡」而不是「古今平衡」;其二,教師原是由於課時不足而放棄乙部課程,如今卻要求整體課時不增而重新教授,是不切實際的空談,教師將無法適從;其三,學校欠缺對內容刪增的標準而各師各法,很容易把本來不清晰的古代史脈絡弄得更加支離破碎,使「古今並重」變為「頭輕腳重」;其四、壓縮了的古代史只會使課堂教學變得更加填鴨化;其五,近代、現代史部分亦有內容過多的問題,特別是1949年後大量的「政治運動」史,不能依靠片面增加半年的課時便作解決。至於出版商在沒有具體刪增內容的指引下如何能在短期內出版合適的課本,也是一個未知之數。

三.【問題根本 尚未看清】
走筆至此,看到教育局宣布只有37所學校願意落實「短期方案」而把它擱置,今後另作安排,可見草率的建議受到老師的抵制。近年來各界人士對挽救初中中史科提出不同建議,可惜均未能看準問題對症下藥,結果只會徒勞。
「保證獨立必修」未能改變教育局自由放任的態度,即使真的執行了,課程依舊,根本問題仍然存在;「教學趣味化」加插舌尖上的中國等內容,很容易把國史學習「輕薄化」;「貴古輕今論」亦未能解決如何「古今連貫」;「加插香港史」提高親切感的建議,更會擠掉課時而淡化中國歷史的內容。
目前的初中中史課程制定於1982年,1997年重新修訂,其編排特色是以所謂「點、線、面」為框架,以朝代更替為綱,內容偏重朝代更替、治亂興衰,把政治與文化分割施教(甲、乙兩部)。但這個課程實施缺失甚大,不能普及整全的中華民族發展史,說得嚴重一點,是「偏頗重、欠整全、效能低、得益少」。
具體而言,目前的初中中史課程,令學生對中華民族的發展產生五個「感受不到」。其一,「點、線、面」的內容編排,讓學生只看見偏頗政治的零碎片段,卻感受不到中華民族的生成、發展、融合和壯大的整完面貌,是失諸偏頗,「有木無林」、浮光掠影、沒有內涵,學生連什麼是華夏,何時有「中國」也不知曉。
其二,甲、乙部的編排把政治和文化發展(社會、經濟、人文)割裂而大部分學校棄教乙部,使學生感受不到中華民族自始就孕育出多元一體的文明,也感受不到中華民族於不同時期的光輝成就和在世界歷史中的先進性。
其三,內容的「點」過分側重宮廷政治(宦官、外戚),而「面」又是對主要歷史時段的負面定調,令學生只片面地看到黑暗面而感受不到正面的發展。例如唐代的輝煌和對東亞文化圈的影響沒見介紹,只強調晚唐的宦官當道、武人專政;對宋代歷史,課程只突顯其「積弱無能」,卻沒有介紹宋代是當時世界上最繁盛的國家,工商業發達(銀行雛形)、航海技術先進(羅盤使用)及科技領先全球(活版印刷、火藥),獲西方歷史學者稱讚為東方的文藝復興時期。
其四,內容繁多與課時不足,令學習變得被動填鴨,學生感受不到趣味性,思維能力得不到真正的鍛煉。
其五,由於上述原因,學生感受不到對民族歷史的自豪感和歸屬感,國史教育的目的落空,造成年輕一代的民族認同和歸屬感日趨低落,甚至不願意當中國人!

四.【改弦易轍 方有出路】
若要走出當前初中中史教學的死胡同,必須大徹大悟,擺脫殖民地統治時期教育政策所造成的束縛。英國的殖民統治政策十分高明,不像法國、西班牙等列強,對其統治的種族強行全面同化,也不會背上「滅人國史」的惡名。英國的殖民地教育政策,重點是透過以英語教育為誘因,培養一個華人精英階級,復以行政吸納政治方式吸納成為殖民統治的一部分。只要造成西方(英語)文化比中國文化高出一等,學習「前朝古國」歷史何足掛齒?
所以,港英管治香港百多年,一直容讓大部分的「漢文」學校教授中文和中國歷史,但在不同時期採取不同措施,透過教育條例、課程設計導向和視學等手段,使帶有民族情感教育的課程受到恰當的壓抑,不會誘發學生的強烈民族情緒和反殖思想。
上世紀八十年代,香港大學教育學院兩位英國學者Tony SweetingPaul Morris在深入分析港英教育政策後指出,港英政府運用兩項高超的手段防範民族主義,第一是「非政治化」(depoliticization),即壓抑和化解可能挑起反殖民族主義的學科內容;第二是「去處境化」(decontexuatlization),透過課程內容的編排,刻意解構課程的整體性,削弱民族情感元素,從而使其失去原本可以體現的民族主義影響。這兩種手段,前者硬後者軟,交替並用起來得心應手,無往不利。
1919年,五四運動在香港引發強烈的愛國反日運動,一群中學生手持愛國傘(國產紙傘)遊行,響應抵制日貨、提倡國貨的活動。香港政府採取高壓手段壓制,拘捕學生,開庭審訊判刑,並指令教育司的漢文視學官檢查全港私立中文學校,禁止使用上海會文堂出版的《初等論說文範》,原因是該書有提倡國貨、抵制日貨的內容。1927年,香港經歷省港大罷工的打擊,新文化運動和反帝國主義的思潮影響擴大,精通中文的港督金文泰(Cecil Clementi)主動在香港大學開設中文系,推動中國古典文學和儒家教育,目的是沖淡由新文化和五四運動引起的近代中國民族意識,可謂用心良苦。這兩個例子,反映殖民地統治者採用的高壓懷柔兩種手段,保證其文化主導權。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香港政府加強對教育領域意識形態的控制,成立課程委員會,編定統一的學校課程,立法指定學校必須採用經審定的課本和批准的教材。1952年,《中文科檢討委員會報告書》明確提出:肯定中國文化(包括中國語文、歷史),但不能鼓吹民族自負(意指民族自豪感)和仇外(意指反殖、反帝國主義)。這項政策,成為往後指導課程發展的金科玉律,並由優良的文官系統掌握和傳承。
觀乎此,可以宏觀地追溯當前的初中中史課程,是怎樣膺服於「非政治化」和「去處境化」的指揮棒蛻變而成。粗略看到,1949年後香港政府推行「皇朝更替、編年通史」的中國歷史教育,政治與文化並行,學生可以看到各朝代的重大成就,如漢代的造紙、地動儀等,但對歷史時段的下限,嚴格控制於近代史(1840-1911)部分,避開現代史,對鴉片戰爭描述為中西文化和商業利益不同而產生的衝突;直到1980年代初,歷史學習的時段下限才逐步放寬到1949年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發展史。
1984年中英談判,香港進入回歸過渡期,初中中史開始出現政治與文化分家的「甲、乙部」安排,但朝代發展部分還有一些重要的文化內容,如西漢的張騫通西域、明代鄭和下西洋等;到1997年,出現目前強化「點、線、面」的體系,把中華民族歷史發展的整全性「碎片化」、文化內涵「割裂化」、歷史時段「負面化」,造成上文所說的「五個感受不到」。

五.【復歸正途 重賦生命】
中國歷史源遠流長,內容豐富,在初中150課節的課時規限下的確取捨不易。如何在初中階段充分發揮中史學習的國民教育果效,更須慎重的定位,確定取向,有所取捨,選取合適教學內容,優化課程編排。
初中中國歷史課程須要重新定位成為普及整全中華民族發展史的國民教育基礎課程,要「古今連貫、整體活現」地讓學生看到中華民族的生成、發展、壯大、挫折和復興;看到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民族融合的特色;看到中華民族的重要文化內涵和特色;感受得到中華民族獨特的文化成就,屹立世界之林,自強不息的精神;對中華民族有歸屬感和自豪感,但有慎思明辨、獨立思考的能力。
對於課程的內容編排,要以「大歷史、大時代、大視野」(黃仁宇、許倬雲、馮天瑜等)的角度,把5000年的中華文明史歸納為主要的大時段(例如石器時代多元文明的起源、夏商周三代華夏文明的奠基、秦漢大一統時期的壯大),在各大時代中簡化朝代更替、宮廷政治的細節,介紹重大的社會、經濟和人文發展成就,圖文並茂地讓學生看到各歷史時段的面貌,並思考發展中的得失、成敗和不足。這樣的編排,是世界各國在本國歷史課程中進行國民教育的共通模式,是炎黃子孫應有的民族歷史文化傳承,是堂堂正正超越黨派利益的國民教育。
希望教育局與關注國史教育的同仁,同心同德,超越過往,固本清源,把目前低效益的初中中史課程帶出死胡同,重新賦予其光榮的國民教育任務。
                                         

1 則留言:

  1. 梁先生:
    尊文一语道出了香港中学中史教育弊衰的根源。下面是本人一些感言:
    1)认识自己的民族,文化和国家应从小学一年级开始;从风俗,习惯,节日,地理,引伸到民族和国家观念的形成和发展,才延伸到朝代兴替的历史。
    2)"去殖民地化"的教育内容,必须让学生认识到殖民主义的来源,目的,手段,和对被殖民的国家和人民所做成的灾难和祸害。
    3)激发学生的民族和国家意识,要先让学生认识到中国在过去150多年来,由于积弱,所受到西方列强和日本军国主义的欺凌和羞辱,割地,赔款,治外法权等不平等条约。
    4)提升学生对自己民族与国家的自豪感,应强调中华民族的文化与文明对人类和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内容应涵括文学,艺术,建筑,科技,医学,人文思想等各方面,更可引发他们多方面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只能从学习中培养出来。

    重振香港学生学习本国历史的学风,路漫漫其修远。有志者任重而道远。当前起码有三道难关:
    1)教育局缺乏有识而敢为之士(很多当事人手被殖民教育洗脑而不自知),第一步应该做的就是从小学一年级到起码初中三年级,把国史科列为必修课,这能做得到吗?
    2)如何打破教协“反中”意识形态的垄断,培养足够有使命感的师资。
    3)如何编辑好的(尽量避免争议)教科书。
    戋戋之见,有感而言,如能免献曝之譏,固所望也。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