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3年5月6日 星期一

竟敢不反华,昂山素季也挨批

http://www.guancha.cn/WeiFeng/2013_05_02_141667.shtml
魏峰
财经从业人士,观察者网特约作者
竟敢不反华,昂山素季也挨批
2013-05-02 00:49:01

昂山素季与西方媒体的蜜月期结束了?
这两年来,昂山素季这个名字,对于留意时事者来说肯定鼎鼎大名的。众所周知,几十年来她一直是西方最寄于厚望的缅甸政治人物,也是西方传媒最喜爱的宠儿之一。早在被软禁期间,形象已经被无数媒体并力塑造得近于“完人”,2010年解除被软禁、重归政坛至今,声望更是达到空前巅峰。各国政要显达无论是在访问缅甸时,还是在她出国访问时,都争先恐后的与之会面,宣称自己对其如何敬仰已久。数不清的奖项和头衔向她涌去,颁发者甚至反过来宣称,以能向她颁授而感到荣幸。这种风光,在当代非西方的政治人物中,也只有南非前总统曼德拉享受过。
 但毫无前兆的,就在上月末,欧美顶级的政经刊物《经济学人》突然发表了一篇名为《Property and the Lady》(地产与夫人)的文章,开篇就说:“光环已经从昂山素季的头上褪去了”。虽然作者接着还补了一句解释,称这种想法目前只限于“某些群众”,但对昂山素季极度不满的倾向和立场还是展露无疑。全篇中更是从头到尾,都将昂山批评成了一个既软弱又糊涂,还对贫困人民无情无义的政客。这种突如其来的“异议之声”,发生在西方最重要的主流传媒之一上,尤其显得非常突兀。

敢不反华?圣人也要敲打
了解西方主流舆论生态的人都知道,在“大是大非”的问题,就例如对昂山素季这种指标性人物的评价上,西方主流媒体是极其注意口径一致、互不拆台的。而在塑造昂山素季有若天使般形象的过程中,《经济学人》也曾经不遗余力,是什么让它突然发生了九十度的大转弯呢。原因它倒也没有遮遮掩掩,就是因为昂山素季在一次重要的调查中,居然没有坚定站在中国的对立面上。
事情其实还要从去年说起。观察者的网友们应该都还记得,中国在缅甸的最大投资项目之一莱比塘铜矿,在下半年因为遭到部分当地抗议者的阻挠而被迫全面停工。此事当时不但在中国和缅甸引发了相当反响,在国际间也吸引到广泛关注。绝大多数进行报道的西方媒体,都不加调查便全盘接受反对者的说词,对中国在缅甸的投资大加攻击,有些性急的更以纠纷为证,宣称中国在缅甸遇到大麻烦了。

在莱比塘铜矿被迫停工后,缅甸组织了专门的调查委员会,负责对铜矿项目进行全面的评估,而最重要的调查委员会主席一职,缅甸政府出人意料的委派昂山素季出任。当时在人选公布之后,不仅是缅甸当地的抗议组织,多数留意缅甸形势的观察家也都以为,这是缅甸官方准备以牺牲中企利益为代价,向反对派让步。等一向被认为亲西方的昂山素季主导调查委员会后,中缅合作的莱比塘项目最终被宣布告吹,只是一个寻找理由的时间问题了。
然而今年312日正式提交的最终调查报告,内容却出乎很多人的预料。调查报告中确认,莱比塘铜矿项目并不存在严重的破坏环境等行为,已经为当地提供了数百个就业岗位,并将继续增加以及提供培训机会。项目还对失地农民进行了补偿,为他们修建了移民新村,并建设了学校、寺庙等配套设施。只是批评项目有透明度不足,没有进行社会影响评估,补偿不够充足等“软”缺陷。报告最后认为,莱比塘项目是正式签约项目,如果停止将会影响缅甸信誉,影响外国投资者对缅甸的信心。因此建议实行整改后继续实施该项目。
这份支持项目复工的报告显然让《经济学人》们很不满意,于是这份一向以最坚持市场原教旨主义、坚持新自由主义价值观而闻名的刊物,居然突然大谈起注重“产权保障”所带来的阴暗面,甚至不惜把英国的圈地运动,美国对印第安人的驱逐,这些自己的黑历史都拿出来,作为批判昂山素季没能掐死中国投资,便是对不起“少数群体”的证据。完全不顾经过最严格审查的正常商业投资,与赤裸裸的抢劫和种族清洗间,根本没有任何的可比性可言。更直接无视了它自己也无法否认的事实:中国的投资既符合当地法律和国际标准,也能让缅甸经济和多数居民获益非浅,而原居民获得的补偿也与市场价格相符。任何读者都能从这种莫须有的指责中,读出《经济学人》们对于中国境外投资的极度恶意和敌视。这种恶意和敌视之深,甚至让昂山素季这样拥有无数闪耀光环的“当代完人”,一旦没有“站稳立场”,也逃不过遭到严厉的批判,和被打碎光环的隐隐威胁。

损人不利己终究难压互利共赢
很多中国人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观思考,总是很难理解,中国打开大门接受了那么多的西方投资,它们在中国再如何赚得盘满钵满,也从来没有受到有组织的嫉妒和排挤。怎么当中国向外投资时,无论如何强调和实践以共赢为目标,西方还总是那么处处挑刺,百般阻挠,哪怕是与在它们毫无直接关系的地方,也一定要想法设下绊子。在对外投资上,中国现在至多还只是一个小学生,无论是规模和广度,都完全无法与它们这些先行者相提并论,至于那么紧张吗?
 显然,对已将中国境外投资的敌视列入政治正确观的西方政经界,这很有必要。他们的理由也许很复杂,或者很简单,但这已经不重要了。只要知道,那些极力丑化、抹黑中国对外投资形象的媒体,只是他们的急先锋。针对中国的海外投资,更多更恶劣的非经济手段,也一直在不断地加码中。很多中国企业海外开拓之路的失败,真的是非战之罪。
 不过,在中国国力强势崛起的大背景下,对外投资合作还是好消息居多。就仍以缅甸为例,尽管遇到了如此的意外波折,尽管现在当地仍有不少专业抗议者在组织人手,继续阻挠莱比塘项目复工,但项目最困难的阶段已经过去了。而更重要的是,在这件事之前,虽然昂山素季也曾多次在公开讲话表示过非常重视中缅关系,也欢迎中国对缅投资。但是外界原本仍然普遍相信,那些话充门面的居多,当遇到有选择的机会时,她还是会以打压中国在缅利益,来赢得西方对她的更多信任与支持。但此事之后,这种推测显然已经不能再无条件成立了。与这给中缅关系带来的稳定加分相比,莱比塘铜矿本身已经无关紧要了。
不可否认,在重返合法政治舞台后,昂山素季和她代表的主流反对派已经成为了缅甸的一支重要政治势力,甚至不能排除其在未来获得执政权的可能性。如果昂山素季必定会站在反华立场者的一边,那中国对缅甸的政策选择就会受到相当的限制。而如果相反,中国的腾挪空间就非常广大。直率的说,在昂山素季出人意料的向中国递出橄榄枝后,西媒描述的所谓中国必须倚重于原军政府、现缅执政党,才能维护在缅利益的困局,已经不攻自破。对博奕规则有所了解的网友,必然可以理解,这对于中国在缅甸的布局展开,会有多大的助力。
从这个角度看,也就能理解《经济学人》对于昂山素季的愤怒从何而来。整整二十多年的支持和扶助,换来的却是刚重新虎归深山,就“翻脸不认人”的不愿配合,自然是觉得被出卖了。但只要以客观和中立的眼光分析,就不难看出,昂山素季在莱比塘铜矿调查上,不仅对外展示了她对事实和诚信的尊重,表现出了将本国国家利益置于首位的成熟政治风范,同时也让自己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西方代理人的嫌疑。以后,外界必然会更多相信她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从而能够获得更多的回旋空间和合作可能。
笔者在去年奥巴马访问缅甸时的一篇评论中就提到,尽管昂山素季现在的地位,很大程度是被西方捧起来的。但她在羽翼丰满后,却并不见得仍以西方的意旨为自己的意旨,不惜损害缅甸和她个人及党派的长远利益,主动充当围堵中国的马前卒。时间才过去几个月,现在看,昂山素季果然就选择了这条对她、对缅甸来说,都更有利的道路,至少初步的迹象如此。
这其实毫不奇怪,虽然《经济学人》们似乎觉得非常震惊。因为中国在缅甸最大的优势,就是我们对于缅甸的需求,几乎也全是缅甸迫切的需求。这种一旦合作就能最大限度互利共赢的基础,是他人怎么挑拔离间也无法改变的大势。再加上中国希望与缅甸保持最良好的关系,但绝不反对缅甸同时也与其它国家,包括所有西方国家交好,只要不是将西方利益完全置于缅甸本国利益,甚至自身长远利益之上的人,会做出何种选择,自然没有什么悬念。昂山素季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笔者也敢于再次大胆预言,在可预见的将来,无论缅甸的领导人是吴登盛、是昂山素季,还是换上其他任何人,维护中缅关系都会是他们不二的选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