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2年7月17日 星期二

美國「重返亞洲」的B計劃

美國重返亞洲B計劃
香港經濟日報 A24  |  袁彌昌  2012-07-17  欄名:大國博弈

用新絲路制華 美難棄阿富汗
雖然美國一直強調要「重返亞洲」,並以一系列的外交政策、軍事部署及作戰概念來配合這戰略,但她心裏面還是對阿富汗這塊遲遲仍未能吃得到的「肥肉」念念不忘,企圖在嘗到好處之前賴死不走。

希拉莉突訪阿 確立「盟國」地位
為了確保阿富汗在美軍2014年撤走前不要出亂子,以便美國在該地盡可能多撈點油水,美國國務卿希拉莉於73日致電巴基斯坦外長,首次就北約軍隊去年11月空襲炸死24名巴國士兵的事件,(不大情願地)表示歉意,以求打破兩國長達7個月的外交僵局,換取巴國重新開放境內的補給綫,令北約駐阿富汗部隊的補給物資,毋須再取道過路費高昂的中亞、俄羅斯和高加索的路綫,為美國國防部每月節省1億美元的開支。
不到數天,美國白宮於6日發表備忘錄說,總統奧巴馬已將阿富汗定為「重要非北約盟國」,並由突然到訪阿富汗首都喀布爾的希拉莉,在與總統卡爾扎伊會晤期間宣布這項消息。「重要非北約盟國」這一定位讓阿富汗與以色列、澳洲、日本、菲律賓、巴基斯坦和韓國等國家,並列為與美國軍方有戰略合作關係的盟國,此舉將為兩國在2014年防務移交後進一步開展軍事合作打開了大門,確保美軍能在2014年後繼續留在阿富汗。
 美國在這一連串動作之後,亦終於圖窮匕見——早前阿富汗政府將阿富汗北部的6個區塊進行公開招標。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的報告,估計每一個區塊蘊藏着約10億桶的油氣資源。眼見去年的第一次招標被中石油先拔頭籌,這次美國亦不得不重錘出擊,支持埃克森美孚(Exxon Mobil)參與是次招標,以免阿富汗的能源與礦藏逐步落入中方手中,防止阿富汗最終被中國支配。

重建阿國圖利 卻要他國付鈔
不過,在於阿富汗成功開採油氣資源,並透過構思了10多年但還未成事的管道,將能源輸送到中亞地區以外之前,美國必須為自己創造可以繼續留在阿富汗的條件,當中重建當地的經濟與基建至為重要,關係着阿富汗生存與發展的根本性問題。
故此,希拉莉亦密鑼緊鼓地為收拾阿富汗這個爛攤子「撲水」,於8日在東京舉行阿富汗重建問題國際會議中,通過《東京宣言》,讓與會約80個國家與機構承擔重建費用,向阿富汗提供超過160億美元的資金援助。數口甚精的美國不單止要從阿富汗撈回之前的損失,還要其他國家幫她付鈔。
 盡管如此,美國除了見錢開眼之外,其實還有一套分不清是鴻圖大計抑或是春秋大夢的計劃。一直以來,在華盛頓、美國中央司令部,甚至是卡爾扎伊的心目中也有一整套名為「新絲綢之路」或「現代絲綢之路」的計劃,旨在透過大規模的阿富汗重建計劃,配合一系列道路、鐵路、電纜及能源管道的建設,將阿富汗打造成地區的交通樞紐,連接歐洲、中東、印度半島,以及整個南亞及東南亞地區,這樣阿富汗就具備生存與發展的條件,甚至能重拾以往絲綢之路時代的光輝。
無可否認,這個「新絲路」計劃為目前國民經濟遭到毀滅性打擊的阿富汗,以及其周邊地區的有機性整合,提供了良好的願景。但更值得我們留意的是,以「絲綢之路」作招徠的「新絲路」計劃裏面,完全沒有原本作為絲路起點的中國的蹤影——美國不單把絲綢之路這名稱盜去,試圖建立一條摒除中國的「新絲路」,更以此作為其圍堵中國戰略的一環。

新絲路返亞洲 先解決塔利班
只要「新絲路」計劃成功將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緬甸及東南亞連成一氣,那麼美國的「重返亞洲」戰略及其阿富汗戰略便不再是兩個單獨的戰略,而是兩者得以連接起來。對美國來說,只要能藉此在南方與西方堵住中國,令中國不能建設自己的「絲綢之路」,那麼之前在阿富汗的損失也是值得的。
 然而美國的「新絲路」計劃的成敗,卻極可能維繫在近期發生的阿富汗安全部隊針對北約盟軍的攻擊事件上面。這事件對美國的阿富汗戰略構成嚴重打擊——顯然由北約部隊訓練用作日後對抗塔利班的阿富汗安全部隊,已被塔利班滲透。塔利班令他們調轉槍頭去攻擊訓練他們的北約士兵,這不僅是防不勝防,亦使北約士兵與安全部隊之間的信任蕩然無存,令今後的訓練變得困難重重,嚴重影響阿富汗的治安與安全。在這個難題得到解決之前,「新絲路」計劃仍不過是一空中樓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