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1年11月16日 星期三

通脤、豬價與數據

通脤、豬價與數據

【批註:當時下財經分析員只用不屑的口吻說中國事、認為一切都不可信時,當中尤其被詬病的國家統計局是怎樣做調研的,請大家一看(文中第二段)。
另,考評局於2011-11-1出版的考試報告中,指出考生應考通識科的常見問題,包括應用概念表現較弱、答案流於籠統或陳述資料等。由此可見,多讀、多識國情十分重要。
問題是:甚麼叫做「認識國情」、可以怎樣下功夫?答案是:絕對不可以由時評文章(尤其是香港的)入手,要從事實之多讀入手。】

─────────────
香港經濟日報 022,023  |   投資理財 By 石鏡泉 經濟日報副社長兼研究部主管  2011-11-15
三人行必有我師(節錄)  石鏡泉

這幾年來寫文章,有三個人對我的影響很大,因我向他們偷了師。這個三人是姚景順、陶冬和蒙代爾,排名是跟我偷師的次序。至於他們肯不肯認我為徒,不理了。
蹲點調研始能見微知著
前幾年,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姚景順來港,跟我一塊出席個講座。由於當時豬肉價格飛漲,國內通脹亦拉得很烈,人人都很擔心。我私底下就問他,怎解決這個豬肉價漲問題。他說,已經沒有了,國務院現正擔心豬肉價跌。怎麼?傳媒講漲,國務院擔心跌?他謂,為了了解豬肉價問題,他和一班同事曾到豬農處蹲點(即調研),學習養豬之道,知悉母豬懷孕三個月始誕下小豬,養八個月就達到240斤,豬農便要賣豬,因為豬再重便只長肥肉,會使售價跌,故中國的豬肉價周期是11個月左右,只要政府政策做對,豬肉價貴不到一年便要下來。果然之後豬肉價由二十元一斤跌回至十元一斤,以致八元一斤。歷來都是穀賤傷農,穀貴傷民。豬肉價亦如是,肉價太平又會引發下一輪的不養豬,從而使豬肉價又出現貴的周期。以今時豬肉價開始降計,到2012年底2013年初,豬肉又應漲價了,除非中央另出政策以穩定豬肉供應。
當然那次我們還談了很多豬問題,包括豬瘟、凍肉、儲備豬等。今時講不了。姚景順使我認識到,看經濟問題是不能光看表面數字,而是要看影響數字的因素,掌握好豬周期,始可知豬肉升跌的時間,對預測中國CPI的上升與回落幫助大。

有年跟瑞信的陶冬做講座。不少經濟家講的數據都以政府公布數據為主,但他那次用的數據都是他一手一腳到地方取回來。你可以謂是片面,但如果你相信中國經濟的活力,是在中小企的話,則這些中小企業的表現,就是以影響未來中國經濟。我們買股一直只知買大,買國企,但國務院就很重視中小企,所以近日的銀行貸款也向中小企傾斜。但為甚麼陶冬在幾年前超前地看到這問題?關鍵可能在一個,蹲點。
數年前認識了歐元之父蒙代爾,第一次跟他見面前,讀了他六本譯本、近幾年演講的講稿。嘩,跟大師見面,梗要惡補,以免被人問到口啞啞,但做齊功課後,一樣幾乎口啞,因為他不是跟你談SDR,而是問你這些區的屋是哪些人住,屋價如何,捱得起嗎?中國幾時有麵條?香港的通脹率為何?GDP增長為何?都是些很民生的問題,經濟就是民生,如果將民生問題不理,光是談空泛的大數據又怎會妥?

他們三個人都告訴我,同一個信息,就是看經濟數據要看細的,不要光看Headline數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