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1年7月6日 星期三

中國經濟:迷思與現實 劉遵義 劉麥嘉軒

信報財經新聞 P19  |   時事評論  |   By 劉遵義 劉麥嘉軒  2011-07-06

中國經濟:迷思與現實.之一
中國經濟:迷思與現實     

1978 年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1978 年至2010 年間, 中國的實際境內生產總值(即一般簡稱「GDP」)從3040 億美元衝破6萬億美元大關( 按2010 年價格計算),增長超過二十倍。現時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僅次於美國。在過去的三十三年間,中國的實際境內生產總值平均每年以9.8% 的速度增長,是當今世界上發展最快的經濟體。中國能夠在這樣長一段時間維持如此強勁的經濟增長實屬史無前例的。
中國經濟耀眼的成就及其持續的發展潛力, 吸引了全球的關注。然而,國際間對中國經濟的情況仍存在諸多誤解和迷思。經過一些有名望的「權威人士」反覆宣揚,這些誤解和迷思儼然成了真相,以致當權者和商界領袖往往以這些所謂的「真相」作為決策基礎。當這些「真相」最終被證實是錯誤的時候,他們的決策便很難取得預期的效果。

有見及此,我們將透過這一系列連載文章,按序探討以下最常見的八大課題,希望藉此消除人們對中國當前經濟的一些迷思:

(一) 人民幣被低估。人民幣的率經常被指是低估了,而且還是中美雙邊貿易失衡的罪魁禍首;有些人甚至認為人民幣應大幅升值40%
2005 年之前,我們很難找到可證明人民幣被低估的實證,而事實上自2005 年以來,人民幣已升值超過20%。現時,中國正向內需拉動式的經濟轉型,對全球貿易順差只會是過渡性而不會長期維持下去。如果在自由貿易的環境下(符合世界貿易組織協定),中國能夠保持國際商品與服務貿易大致平衡,人民幣率就不應被視為存在低估或高估的情況,因此也就不須要作出特別調整。

(二) 中國的貿易順差導致全球國際收支失衡,而全球國際收支失衡則被指為2007-09 年間全球金融危機的主因。
美國自1997 年起已錄得龐大的對全球貿易逆差,遠早於2005 年中國開始錄得顯著的對全球貿易順差。因此,中國的貿易順差不可能是增加全球流動性,進而最終觸發全球金融危機的國際收支失衡根源。由於中國貿易順差是近年才出現,若要將歐美資產市場非理性繁榮的罪名加諸於中國貿易順差,未免是太過牽強吧!

(三) 中國經濟增長極度依賴出口。面對出口大幅下滑,中國維持高速經濟增長的能力備受質疑。
事實卻是, 從過去幾年的經驗, 以及1997-98 年東亞貨幣危機的情況顯示,中國的經濟增長並不依賴出口。國際貿易過去一直以至將來都對中國經濟增長發揮重要影響,但它並不會是決定性的因素

(四) 中國和東亞經濟不能與歐美經濟脫鉤。因此,歐美經濟衰退,中國和東亞會同樣陷入衰退。
然而,過去幾年的實證數據顯示,中國和東亞經濟已在某種程度上與歐美經濟脫。即使歐美地區經濟衰退,中國和東亞經濟仍有能力以較穩健的速度保持增長。

(五) 中國家庭儲蓄率過高。這被指是導致中國出現儲蓄高於投資,繼而造成貿易順差,進一步導致全球經濟失衡,最終引發全球金融危機的根源之一。
實際上,中國家庭儲蓄率並不是太高——與香港和台灣地區的華人家庭儲蓄率相若。但境內儲蓄率(包括企業與政府的儲蓄)則可能偏高。

( 六) 中國經濟面臨勞動力短缺的問題。而勞動力短缺會制約中國經濟的持續增長。
事實上,中國經濟在未來二三十年,都不會出現勞動力短缺的問題。中國經濟中的剩餘勞動力至少要到2030-40 年間才會逐步消失,屆時無技能的初入職階級勞工的實際工資才會開始上升。

(七) 全面自由兌換是人民幣國際化的必要條件。要是中國仍然實施資本管制,人民幣便不能在國際貿易中作為交易貨幣。
一種貨幣是否能夠作為國際貿易的計價和結算貨幣,取決於該貨幣在交易雙方的認受性。如果一種貨幣有其他的潛在用家,它即具備認受性;如果發行這種貨幣的中央銀行承諾其他國家中央銀行,會向它們贖回該貨幣或將該貨幣兌換為其他貨幣,則該貨幣的認受性就更高。因此,解除所有形式的資本管制並不是跨境交易採用人民幣作為交易貨幣的必要條件。

(八) 中美經濟實力旗鼓相當。全球經濟目前由中美兩國(G-2)主宰。
這種說法顯然與現實情況相距甚遠。中國的經濟實力相信要再過數十年時間才能追上美國。中國的境內生產總值大抵會在十五年內趕上美國,但中國的人均境內生產總值要達到美國的水平,則可能還需要再多二十至二十五年,即是要到本世紀中。中國經濟在其他重要領域,例如在創新能力方面,仍處於落後地位。

中國經濟:迷思與現實.之一
下周三續劉遵義是香港中文大學藍饒富暨藍凱麗經濟學講座教授;劉麥嘉軒是畢馬威中國合夥人。
本系列部分內容取自Lawrence J.Lau ( 劉遵義) The Chinese Economy:Myths and Realities, Working Pape r No.1, China Development Bank FinancialResearch Centre, Institute of Gl obalEconomics and Finance, The ChineseUniversity of Hong Kong, July 201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